晏婴,字仲,谥号平,春秋末期齐国人,齐大夫晏桓子弱之子。历事齐灵公、庄公、景公三代,参政达50余年,为三朝重臣、一代廉相。晏婴身为官二代,自己又身居高位,生活讲究甚至奢侈、奢靡都是可能的,其实不然,他始终过着清贫的生活。
晏婴之衣:晏婴穿的是“缁布之衣”,“一狐裘三十载”,“景公赐晏子狐之白裘,无豹之茈,使梁丘据致之,晏子辞而不受”。一次,晏子出使晋国。临行前,晏子刻意打扮了一番,穿上了他认为最好的一件衣服。然而到了晋国,相比之下仍是寒酸。宴间,叔向故意发难:“节俭与吝啬有什么区别呢?”晏子答曰:“不奢侈浪费,时刻念及百姓之疾苦,这便是节俭。而家中金银堆积如山,却独自享用,丝毫不想赈济受灾受难的百姓,那也是吝啬。”众人汗颜。
晏婴之食:晏婴吃的是“脱粟之食,五卯、苔莱”。齐景公曾专门找到一个吃饭的时间,突然走进晏婴家中,只见婴端着一碗糙米饭,饭桌上放着两盘小菜,正津津有味地吃着。
晏婴之住:晏婴家居闹市附近,潮湿、泥泞、喧嚣,条件很差。景公要给他换一所安静、宽敞的住所,被晏婴辞谢。有一次,齐景公趁他外出时,给他盖了一座府第。回来后明确说是送给他,不能不要。而晏婴仍然一再说出俭约为本,与百姓同甘苦的心愿,把新房子退了回去,还是住在旧宅中。
晏婴之行:晏婴上朝时,常坐敞车,驾驽马。景公见了,以为晏婴的俸禄太少了,无力购置骏马华车,特别送给他一辆华丽的车子,叫他把旧车换换。晏婴说“这个车子还能坐,我已坐习惯了。”又退了回去。
虽身处闹世、身居高位,晏婴仍心向清境、心系百姓,其倡导节俭、低碳生活,成为世人仰慕的一代廉相。而当前仍有领导干部不想着百姓疾苦,不想着为民办事,而是摆排场、要面子,总想吃得精、穿得好、住得宽敞、行得阔气。孰不知,奢靡之间,破坏了党风政风,失去了群众信任,
“历览前贤国与家,成由勤俭败由奢。”反奢靡之风,不仅是反四风的重要内容,更是当前将“纪律挺在前”的重要抓手。抓领导干部的“衣、食、住、行”,并小题大做、小病早治、小错立改;抓领导干部生活“小细节”背后的腐败,防止“苍蝇”变“老虎”。只有如此抓早抓小,才能树立新规新风,使厉行节俭、廉洁自律成为广大领导干部的自觉追求和行动。(睢宁县纪委 吕晓玮)